小明:嘿,小李,最近我在研究数据分析平台,感觉挺有意思的。
小李:哦?你是在哪个学校?是不是理工大学?
小明:对啊,我就是理工大学的。我们学校最近在搭建一个数据分析平台,用来处理课程数据和实验结果。
小李:听起来不错。你们用的是什么技术呢?
小明:主要是用Python,配合Pandas、NumPy这些库做数据处理,然后用Matplotlib和Seaborn来做数据可视化。
小李:那有没有用到数据库?
小明:有,我们用的是PostgreSQL,把数据存储在里面,然后通过SQL查询出来再进行分析。
小李:那平台是部署在哪里的?
小明:是用Docker容器化部署的,这样方便扩展和维护。前端是用Flask框架写的,用户可以通过网页操作。
小李:那你能不能给我看一段代码?

小明:当然可以,这是数据读取和可视化的示例代码: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 读取数据
data = pd.read_csv('student_data.csv')
# 数据统计
print(data.describe())
# 绘制柱状图
data['score'].plot(kind='hist', bins=10)
plt.title('Student Scores Distribution')
plt.xlabel('Score')
plt.ylabel('Number of Students')
plt.show()
小李:这段代码很实用,看来你们的技术栈挺全面的。
小明:是的,我们还在考虑引入机器学习模型,进一步提升数据分析能力。
小李:期待你们的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