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数据中台  > 数据可视化平台

高校数据可视化:用Python玩转校园大数据

本文通过Python编程语言展示如何利用数据可视化技术处理高校相关数据,并生成直观图表,帮助理解校园大数据。

嘿,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一个特别酷的事情——用数据可视化图表来分析高校的数据。比如你可能想知道你们学校的图书馆借书量趋势,或者哪个专业的就业率最高。这些问题听起来复杂吗?其实一点也不!我们用Python就能轻松搞定。

 

首先,你需要一些数据。假设你的学校提供了一个CSV文件,里面记录了每年图书馆借书的数量。你可以从网上下载这个文件,然后开始我们的Python旅程。首先安装必要的库,像Pandas用来处理数据,Matplotlib用来画图。打开终端输入以下命令安装这些库:

 

    pip install pandas matplotlib
    

 

数据可视化

接下来是代码部分啦!打开你喜欢的代码编辑器,新建一个Python脚本。首先导入需要的库: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然后读取你的CSV文件:

 

    # 替换 'library_data.csv' 为你的实际文件名
    data = pd.read_csv('library_data.csv')
    

 

假设文件中有两列:“Year” 和 “Books Borrowed”。我们先看看前几行数据:

 

    print(data.head())
    

 

输出看起来像这样:

       Year  Books Borrowed
    0  2015          12000
    1  2016          12500
    2  2017          13000
    3  2018          13500
    4  2019          14000
    

 

现在我们可以画出借书量的趋势图啦!使用Matplotlib画一个简单的折线图:

 

    plt.figure(figsize=(10,6))
    plt.plot(data['Year'], data['Books Borrowed'], marker='o')
    plt.title('Library Book Borrowing Trends Over Years')
    plt.xlabel('Year')
    plt.ylabel('Books Borrowed')
    plt.grid(True)
    plt.show()
    

 

这段代码会弹出一个窗口,显示逐年变化的借书量趋势。是不是很直观?如果想更花哨一点,可以加颜色、标注等。比如修改颜色为蓝色:

 

    plt.plot(data['Year'], data['Books Borrowed'], color='blue', marker='o')
    

 

再比如给每个点加上标签:

 

    for i in range(len(data)):
        plt.text(data['Year'][i], data['Books Borrowed'][i], str(data['Books Borrowed'][i]))
    

 

总之,用Python和Matplotlib,你可以随心所欲地制作各种图表。无论是高校图书馆数据还是其他方面的信息,都能用这种方式展现得一目了然。

 

希望这篇文章能激发你在数据分析领域的兴趣!如果你有更多想法或问题,欢迎留言交流哦。

*以上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不慎侵权,联系必删!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