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8日,联合国训练研究所(UNITAR)摩洛哥地震灾害评估报告于9月8日正式发布。针对地震,长光卫星科技有限公司启动灾害应急响应,迅速调度“吉林1”星座卫星资源,获取灾后编程数据,首次提交国家综合地球观测数据共享平台,为灾害研究决策和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信息依据。在灾害评估过程中,“吉林一号”作为国际减灾合作卫星中唯一入选的高分辨率中国卫星,得到了UNITAR和国家遥感中心的高度认可。
国际数据管理协会是由全球数据管理和业务专业志愿者组成的非营利组织。致力于数据管理的研究和实践。它在世界上有50多个分支机构和1万多名数据管理专业成员。自1980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数据管理的研究、实践和相关知识体系的建设,在数据管理领域积累了深厚的知识沉淀和丰富的经验,并先后出版了《数据管理字典》和《数据管理知识体系与指南》,是数百位行业专家的经验,是数据管理行业最佳实践的结晶。它已成为从事数据管理的经典参考和指南,并在全球广受好评。
数据管理领域包括数据管理系统和数据价值系统,是实施数据管理的对象。数据管理系统包括五个治理领域:数据标准、数据质量、数据安全、元数据管理和数据生存周期。附录对数据管理系统提出了治理要求。
建立覆盖整个数据管理生命周期的系统规范体系,确保数据资产管理有证据、有章可循。根据不同层次,数据资产管理系统通常包括管理措施和相关规则。
根据《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企业可以(DCMM)评估自身数据治理机制的完善程度。DCMM是我国数据管理领域首个正式发布的国家标准,旨在帮助企业利用先进的数据管理理念和方法,建立和评价自己的数据管理能力,不断完善数据管理组织、程序和系统,充分发挥数据在促进企业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方面的价值。
在政策的指导下,数据管理领域得到了大规模实施。2020年以来,行业和地方政府大力推进DCMM标准实施评价,通过“评价促进建设”提高数据管理能力,完成了近1000家企业的评价。各领域企业的数据管理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从顶层规划数据管理,中国的数据管理能力建设呈现出大规模实施的趋势。
在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前沿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对数据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进一步解决数据快速增长导致存储成本高、业务发展创新对数据管理需求高、数据管理和维护复杂性增加、监管合规性日益严格等问题,是金融业在数字化道路上面临的核心挑战。